太康县人民政府 太康县人民武装部
关于印发太康县2021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1-08-04 17:34:5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发文机关    太康县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太政〔2021〕7号    发布日期  2021-3-20 



太康县人民政府  太康县人民武装部

 关于印发太康县2021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太康县2021年度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太康县人民政府 太康县人民武装部

2021年3月20日

 

太康县2021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和《周口市2021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巩固深化“十三五”民兵调整改革成果,推进我县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就2021年度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统领,以国务院、中央军委《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38号)为依据,以应对强敌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为牵引,严格落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持续深化民兵调整改革”的部署要求,按照《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在巩固深化2020年民兵调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党管武装、编实建强队伍、优化结构布局、健全制度机制,持续提升基于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和服务大局的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支援保障力。

二、主要任务

(一)摸清潜力底数。依据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要求,按照《民兵工作管理系统》设置的内容要素,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收集提取辖区人员、企业、行业、装备器材、社会组织等潜力数据,特别是高等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服预备役退役军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以及军民融合程度较高的高新领域人员、装备和技术信息人员,打牢优化结构和编组基础。2月底前完成数据录入和潜力审核工作,为基干民兵调整布局、编实各类民兵队伍提供依据。

(二)调整结构布局。全县基干民兵总体编建数量为34个分队,共1363人,根据任务,按照应急、专业、特殊三类力量分类建设。

1.应急力量。贯彻平战结合、一队多用、一专多能要求,采取县建连、乡镇建排的模式分级编建,与地方应急管理体系有机衔接,形成编组相对独立、任务各有侧重、行动相互支援、应急应战一体的力量体系。

(1)应急连(120人)。按照整体应对、混合编组、灵活机动的要求,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自然资源局勘查大队和应急管理局防汛办编建1个集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连,实行模块化编组,共120人。由1个连部(10人)、1个反恐维稳排(30人)、1个应急综合勤务排(20人)、1个综合救援排(30人)和1个城市排涝排(30人)编成。

(2)应急专业救援、应急勤务保障分队(270人)。结合实际,依托太康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63人)、县自然资源勘察大队(23人)和四通锅炉有限公司(28人)编建1个地震救援连(80人),在县应急管理局防汛办编建1个防汛抗洪连(80人),依托县供电公司(65人)和奇兵拓展训练服务有限公司(15人)编建1个公共设施抢修抢建连(80人);在县农业农村局石油农场编建1个灭火排(30人)。

(3)应急排(690人)。按照相对集中、便于机动的要求,组建以维护稳定为主、兼顾应急救援的应急力量,每个乡镇建1个应急排,每个排30人。其中,1名排长,1个反恐维稳班(8人)、1个侦察勤务班(5人)、1个灭火班(8人)、1个工程机械救援班(8人),共30人。

2.专业力量。按照战时有需求、地方有潜力、建设有条件的原则,依据属地潜力和担负任务实际调整组建,共6支,280人。

(1)保交护路分队。依托超限站、道班(30人)和四通锅炉(20人)编建1个公路护路连,共50人。

(2)通信保障分队。依托县移动公司编建1支通信保障连,共41人。

(3)后勤保障分队。依托县商务局物资管理中心(23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35人)和明正牛肉有限公司(41人)编建1个军需物资保障连,共99人;依托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编建1个医疗救护连,共40人。

(4)装备保障分队。依托交通运输局稽查站、质检站编建1各工程机械维修排,共30人。

(5)防空民兵消除空袭后果分队。依托县疾控中心编建1个卫生防疫排,共20人。

3.特殊力量。编建3名情报信息员,城郊乡、毛庄镇、大许寨镇各1名。

同时,抓好普通民兵登记统计工作,配齐干部、加强教育、开展经常性活动,坚持和巩固好普通民兵制度。

(三)提升编组质量。统筹编建队伍。各乡镇基层武装部牵头协调抓好民兵与其他国防后备力量结构布局调整,建立与预备役部队、人防、交通战备、应急管理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协调对接机制,防止各类队伍扎堆组建、重复编兵、交叉编兵。严格刚性标准。加大各类新型社区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编兵力度,确保所有县域范围内基干民兵党员、退役军人比例达到30%以上,排以上干部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加强对辖区军民兼容程度和科技含量高的各类企业、机构、部门、社团潜力资源的调查掌握,进一步拓展新质力量的编建范围和种类,提高新质力量“含金量”,县域范围内基干民兵新质力量比例不低于10%;细化专业技术岗位和装备配备,择优选编专业技术人员,落实人装结合编组要求,确保民兵专业队伍、新质力量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对口率达到80%以上,各分队基干民兵退役军人比例达到3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人装结合匹配率达到100%;从严控制在党政机关以公务员为主体编建基干民兵队伍,县域范围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编入基干民兵普通岗位人数、抽编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编入专业和特殊队伍比例均不得超过10%。依法从严规范。从严控制在新质力量、专业性较强分队中编组普通兵员或专业不对口人员;严禁将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编入应急队伍;严禁依托城管执法、公安辅警、保安公司等单位成建制编组排级(含)以上队伍。


(四)强化练兵备战。严格战备制度。人武部军事机关和基层武装部、民兵连根据上级指示和担负任务,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战备方案并按规定报批。结合国内外形势和战备任务,适时展开民兵战备教育。战备值班分队要熟悉战备方案,保持战备状态,做好随时执行任务准备。基干民兵应急队伍平时在位率80%以上,能在4小时内完成动员集结;基干民兵专业队伍、特殊队伍平时在位率60%以上,能在48小时内完成动员集结。依法按纲施训。逐级完成军事训练计划拟制和集中会审。严格落实《民兵军事训练大纲》,将按纲施训、以战领训贯穿始终,狠抓入队和共同基础训练、专业训练、任务行动训练落实,不得以短时间的集合点验代替入队训练,确保人员、时间、内容、质量“四落实”。创新组训模式。落实《基干民兵集中轮训备勤组织实施办法》,持续探索应急分队和通用专业分队“集中训”、新质民兵和特殊民兵“分散训”“小专业、大集中”训练的方法路子。入队和共同训练、通用专业训练,依托市、县两级民兵训练基地“集中训”;特殊专业训练,采取在岗训练、挂钩训练、行业带训、以勤代训、对口帮训等方式“分散训”;任务行动训练,结合参加战区联合实兵演习、各级军地联合演练等大项演训活动“联合训”。抓好普通民兵训练。普通民兵干部军事训练要纳入专武干部和基干民兵训练统筹计划安排;普通民兵连每年按照六分之一的比例,以连为单位组织自训,每季度落实不少于3小时。突出重点关键。一是着眼应对强敌准备,积极做好参加省军区“中原-2021”研究性演习准备,做好依令参加战区“中部盾牌-2021”联合战役实兵演习、“中部利剑-2021”演练准备,筹划并抓好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运输、装备维修分队后装保障针对性训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不辱使命。二是强力抓好民兵干部骨干和民兵教练员集训考核比武准备,主要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四会”教学三项内容打基础,为参加省军区“双百”比武竞赛做好充足准备。完善训练条件。建立完善以县级训练基地为主体的训练设施体系,依托社会资源采取依法征用和租用的办法落实军民通用装备,纳入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统筹保障应急专用装备器材。配强组训力量,充实和加强民兵教练员队伍,专业性较强队伍要配备专(兼)职教练员。

(五)加强政治工作。狠抓预建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基干民兵连预建党支部、排预建党小组、班必须有党员要求,排以上基干民兵队伍全部预建党组织(小组),4月底前完成基干民兵党组织预建工作。县域范围内基干民兵党员比例达到30%以上,民兵干部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基干民兵班必须有党员。军地联合将民兵党建工作纳入军地党建一并筹划、纳入各级职责共同抓建,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基干民兵预建党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明确基干民兵预建党组织领导管理关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每年至少组织1次民兵党员集中党课教育,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党员每季度向党支部或党小组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在民兵集中训练和执行任务期间安排党日活动。普通民兵连要预建党支部,参照基干民兵连相关要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民兵集中进行军事训练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不少于训练总时间的10%;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和遂行任务时机进行,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16课时;普通民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1次,主要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开展。创新政治工作方法。广泛采取课堂教育灌输、随机教育引导、刊授函授辅导、先进典型示范、文化环境熏陶、仪式庆典激励、心理教育疏导等多种方法开展政治工作。5月份,结合年度整组点验,分级分区组织基干民兵排以上分队、普通民兵连以上单位授旗仪式。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评选表彰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组织民兵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大力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民兵建设,宣扬先进典型,推动政策倾斜,落实相关保障,形成“支持民兵工作、争建民兵队伍、争当民兵队员”的良好氛围。构建情报信息网络。按照县建站、乡设组、村有员的要求,突出部队驻地、重要经济民生目标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及宗教活动区域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域,探索布建以基干民兵情报信息员为骨干、普通民兵连干部为主体的情报信息网络,健全情报侦搜、查证、报送、奖惩、保障等制度机制,加强民兵情报信息员队伍建设。

(六)健全落实制度。落实编制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下发的基干民兵编制表,实现县域范围内同类分队编组人数统一、岗位设置统一、标准要求统一、装备配备统一。落实注册登记制度。基干民兵个人信息由基层武装部或编兵单位采集录入民兵信息管理系统,重点补充完善民兵个人关键信息,县人民武装部落实编组整组。落实档案制度。基干民兵全部建立档案,按照权限分别保管,落实专人管理、专柜存放,鼓励推开电子档案制度。落实准入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建制编建基干民兵队伍,需从党组织健全有力、军民融合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良好、符合服预备役条件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中择优选定,科学确定编兵规模,对拟编入民兵组织的公民必须进行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不合格的不得编入,已编入的要及时调整出队。落实资格认证制度。保持基层武装机构稳定,落实政治考核、履职考评和培训考核制度,理顺进出渠道,实现全县专武干部资格认证考核全覆盖。


三、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编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办公室成员及职责分工;牵头抓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总体筹划、综合协调、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和总结讲评等工作。人武部机关各科依据职责分工,牵头负责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总体筹划、优化力量体系、组织业务培训、基层武装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预建党组织建设,协调抓好政策法规、抚恤优待、基础设施、经费物资和装备器材保障。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在人武部的指导下,依据职责分工,抓好后备力量潜力调整、队伍编建、装备配套和相关保障工作落实。各乡镇负责落实本乡镇国防后备力量组织整顿任务。

四、方法步骤

(一)筹划准备阶段(3月20日前)。认真学习上级规定要求,完成潜力调查,组织任务对接,制定完善工作方案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20日至4月30日)。一季度,健全调整由军地领导挂帅、职能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民兵工作领导机构,逐级召开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任务部署会,明确职责任务,细化责任分工。3月份,组织民兵工作业务骨干集训,培养一批抓民兵工作的“明白人”。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调整布局结构,组织民兵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调整配备人员,建立健全档案资料,预建党的组织,清点落实装备。各级要同步抓好普通民兵编建。

(三)阶段性检查验收阶段(5月20日前)。基层人民武装部或民兵营(连)组织集合点验民兵。县人民武装部结合集合点验对所有基层武装部和基干民兵队伍整组工作进行检查,做好迎接军分区、省军区检查、抽查准备。

(四)阶段性总结讲评阶段(5月20日至6月1日)。收集各乡镇和编兵单位的工作总结,全面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和上级检查存在的问题,组织讲评,查找矛盾问题,制定对策措施,于6月5日前向军分区上报年度民兵组织整顿情况和组织实力。

(五)整改提高阶段(6月1日至7月)。6月底前,依据省军区、军分区通报和检查抽查发现的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和实力数据核准,各单位根据单位和人员变动情况组织兵员动态调整,上报调整后的民兵组织实力数据。

(六)评估验收阶段(全年)。省军区贯穿全年对市、县、乡、分队四级民兵工作进行全时、全程、全要素、全覆盖式的综合抽考抽评,抽查县(市、区)比例不低于总数的20%。军委国防动员部以市县以下为重点,检查民兵工作落实、相关政策制度执行等情况,采取“全时段常态检查考评、不打招呼随机抽点抽查”的方式,实地拉动检验民兵分队应急应战能力。

五、措施要求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的政治年,又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必须把民兵整组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各乡镇及县直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筹划,严密组织,确保民兵队伍要扎扎实实编、认认真真编,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用的上。

(一)坚持党管武装,确保正确方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强化党管武装意识,自觉担起党管武装职责,关心重视支持民兵工作。要将民兵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常委议军会研究事项,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纳入第一书记党管武装述职内容,始终把民兵建设摆上高位合力推进。要军地共同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基层单位落实党管武装制度的政策措施,确保民兵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确保党管武装原则和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明确职责分工,军地合力推进。切实发挥各级民兵组织整顿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明确细化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依责依规抓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落实。各级政府要强化民兵建设的管理责任,加强工作督导,搞好相关保障,切实排忧解难。各级要强化主体责任,自觉把民兵建设作为主责主业和工作重心,搞好内部统筹和职责分工,健全对口指导、检查督导、奖惩问责等制度,推动形成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的良好运行机制。

(三)着力夯实基础,落实配套保障。各级要坚决贯彻军委基层建设会议精神和习主席“四个坚持扭住”的指示要求,军地联合抓好民兵党组织和专武干部、民兵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向基层聚焦发力,确保工作落实到基层。要依据《河南省民兵事业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规范的开支范围、保障标准和管理办法,细化和规范民兵日常工作以及履职补助、伤亡保险等保障项目预算、决算和执行,依规使用中央和省、市配套的民兵训练补助经费,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要加大装备保障力度,按要求落实应急分队任务型装备。要加强民兵训练场地建设,加大训练教(器)材投入,着力提高民兵保障整体水平,适应遂行任务需要。

(四)严格检查奖惩,维护民兵权益。各级要把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作为深化民兵调整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实施全过程管控。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对履职尽责、工作落实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建设任务不坚决、教育管理不落实、党管武装软弱无力、民兵编建弄虚作假的,要深查原因、严肃问责,确保整组工作执行有力、推进有序、落实高效。民兵参加战备执勤、军事训练等活动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期间,要依法依规落实相关福利待遇和补贴补助。结合实际完善民兵意外伤害保险、抚恤优待等权益保障,探索健全责权利相一致的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民兵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广大民兵履行使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附件:1.太康县2021年基干民兵建设任务区分表

     2.太康县2021年民兵整组领导小组任务分工表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